头部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走进连州 > 自然地理 > 气候特征

连州气候特征


来源:连州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:2025-03-26 08:49:07 字体大小: 浏览次数:-

      连州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一年四季受季风影响。冬半年(10月~次年3月)盛行东北季风;夏半年(4月~9月)盛行夏季风,主要是西南风。在东亚季风环流背景制约下,连州市冬季常吹偏北风,气候干冷;夏季常吹偏南风,盛行暖湿气流,气候高温多雨。另外,由于地形(南岭山脉)的影响,具有明显的“春暖迟、秋寒早”的山区气候特征。直接影响连州市气候和天气变化的大、中尺度天气系统:冬春季主要是极地大陆高压及其前沿的冷锋,夏秋季主要是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(台风)等。

      春季  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往逐渐往赤道移动,连州气温时高时低,但总体气温逐步回升,常有低温阴雨天气。地面冷空气开始减弱,但仍有较明显冷空气南下影响。主要受弱变性冷高压脊、锋面低槽、南支槽等天气系统控制。随着冷空气的减弱,暖湿气流的逐步加强,连州市降水逐渐增多。

      夏季 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,连州主要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控制,高温多雨。冷空气势力减弱,仍有弱冷空气南下影响华南,但东移变性很快,连州市主要受锋面、季风槽、西南低压等天气系统的影响,这些天气系统常常造成暴雨降水。5~6月,西南季风强盛,属于连州市的前汛期,特别5月份是降水最多的月份,历年月平均降水量达281.4mm。该时期连州市多雷阵雨或局地性暴雨,主要特点是时空分布不均、局地性明显。暴雨洪涝灾害多发生在该时段。7~8月,冷空气势力很弱,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跳,前汛期结束,连州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及热带天气系统登陆后的外围环流影响,降水量相对5、6月开始减少。又因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时间较长,因此炎热是该时段的主要特征。9月夏末,冷空气开始增强并影响连州,主要受弱变性高压脊控制,热带气旋活动仍较频繁,寒露风开始影响连州。热带气旋(台风)是连州7~9月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,特别是发生干旱的情况下,一次台风降水可使旱情缓和。台风对连州市的影响是利多弊小。但因连州市处于华南内陆,由于地形的阻挡作用,台风影响较少。

      秋季  太阳高度角开始北移,副热带高压脊线南移,月平均气温开始下降。地面冷空气势力比夏末明显加强,中等强度冷空气开始影响连州,寒露风进入盛期,主要受冷高压脊控制。秋季降雨量锐减,导致秋旱的发生。多数年份秋高气爽,也有少数年份多阴雨。进入11月大部分为冬季风所控制,天气晴朗、清凉,空气干燥为主要特征。

      冬季  极涡明显加强,东亚大槽明显加深,且成为稳定性大槽。副热带高压明显减弱,脊线平均位置在15°N附近。地面冷空气爆发,连州市常受强冷高压脊控制,空气干燥、雨量稀少,常出现霜冻或冰冻,为全年最冷的时期。北方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常与向大陆推进的海洋暧湿空气相遇,其锋面在广东中北部来回摆动或对峙,造成连州市较长的低温阴雨天气,但降雨量仍较少。

连州市的温、光、水资源丰富,域内山地比平原气温低、水热时空分布不均,形成明显的山区立体气候,适宜不同生态型的作物生长,四季宜耕。根据历年资料统计(72年)本市的历年年平均气温为19.8℃,平均初霜日出现在12月10日,平均终霜日出现在2月10日,平均有霜日数11天,无霜期为310天,最长368天(2000年),最短268天(1976年),80%保证率的无霜期达275天;光能丰裕,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541.2小时;雨量充沛,但时空分布不均,年际变化较大,平均年雨量:1627.7mm,最多为2345.1mm(2015年),最少为929.0mm(1963年),雨季主要在4~6月,其次是7~9月,10~12月雨量最少,1~3月雨量开始增多。

      【2024年连州市气候概况】  2024年,连州气候年景差,天气气候总体特征表现为:气温偏高,降水偏多,4月和前汛期降水均破纪录,年初冷空气活跃,秋冬季气象干旱持续发展。年平均气温20.6℃,较常年偏高0.6℃;年高温日数49天,较常年平均偏多10天。年降雨量2060.9mm,比历年平均偏多21.5%,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秋冬季节降水明显偏少;4月4日开汛,较常年偏早6天;今年龙舟水偏重;年初冷空气活跃。

      【2024年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影响】  冷空气活动频繁 1月到2月先后遭受3次寒潮过程影响,气温起伏变化明显,出现阶段性低温阴雨天气,高寒山区出现冻雨、雨夹雪等特殊天气现象:1月20到28日受寒潮影响,我市过程降温幅度为16.1℃,高寒山区(南风坳、新八村、潭岭等)出现雨雪冰冻和道路结冰;2月2到9日,受寒潮影响,我市过程降温幅度为14.9℃,高寒山区(南风坳、新八村、潭岭等)出现雨雪冰冻和道路结冰;2月21日到28日,受寒潮影响,过程降温幅度达20.3℃,高寒山区(南风坳、新八村、潭岭等)出现冻雨、冰冻和道路结冰,同时出现持续12天的低温阴雨天气。9月23日至25日、10月2日至5日,受冷空气影响,出现为期3天、4天的“寒露风”天气。

      年极端最低气温0.0℃出现在12月29日。

      降水偏多,2024年,降雨量为2060.9毫米,比历年平均偏多21.5%,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秋冬季节降水明显偏少,汛期出现持续大范围强降水。4月4日开汛,较常年偏早6天。前汛期(4 月到6 月)降水量 1294.3 毫米,较常年同期(751.1 毫米)偏多72%,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多。其中 4 月降水量620.3毫米,较常年偏多 2 倍,打破连州有气象记录以来的4月雨量历史纪录(1984 年 581.7毫米),共出现4 次伴随强雷暴大风、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强降水过程,强降水持续时间长、累计雨量大、影响范围广、雨强极端、落区高度重叠等特征为4 月历史罕见。3月30到31日受锋面低槽影响,出现我市今年首场强对流天气,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、6到8级雷雨大风和小冰雹,最大降水量和最大风均出现在保安43.3毫米和17.8米/秒。雷雨大风致使保安镇部分设施受损,大树吹倒。4月16至23日,受高空槽和切变线影响,我市出现了持续性强对流和强降水天气,本次过程具有“前期对流猛烈,后期连续暴雨;累积雨量大,暴雨落区重叠;极端性显著,致灾风险高”的特点。16-23日,全市平均降水量267.7毫米,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昆陂村气象站349.6毫米。持续强降水导致12个乡镇出现洪涝灾害,共有9853人受灾,直接经济损失6187.3047万元。6月15日凌晨到20日我市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降水过程,全市平均面雨量为282.6毫米,连州观测站累计雨量240.1毫米,最大降水出现在大路边山塘村为431.6毫米,其中18日有雷雨大风天气伴随,局部地区出现8到9级大风,最大阵风9级(22.9m/s)出现在九陂雷达站。本次过程日最大降水出现在15日,普降暴雨到大暴雨,平均雨量89.5毫米,最大降水出现在潭岭水库为139.6毫米。持续强降水导致12个乡镇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,共有8596人受灾,直接经济损失4035.38万元。

      初台偏早,台风影响偏轻台风影响偏早 5 月 31 日 14 时,2024 年第2 号台风“马力斯”生成,并于 6 月 1 日凌晨以热带风暴级在阳江阳西县沿海地区登陆。“马力斯”是2024年首个登陆我省的台风,具有“近海生成,登陆偏早,生命史短”的特点。受其影响,5 月31 日到6 月1 日,我市下了大到暴雨。后汛期有三个台风影响(7 月“派比安”、 “格美”,9 月“摩羯”),但台风的风雨影响总体上偏轻,仅格美影响时出现了大到暴雨。

      气温偏高,阶段性高温明显 2024年平均气温20.6℃,较常年偏高0.6℃,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25日为40.3℃。高温日数(日最高气温≥35℃)49天,较常年(39天)偏多10天。除2月、5月、6月外各月气温均偏高,11月份气温显著偏高。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7月和8月份,最强高温过程出现在7月19日至26日,为期8天,过程最高气温40.3℃(25日),也是年极端最高气温。最长高温过程出现在7月3日至17日。

      第四季度以来降水显著偏少,气象干旱持续发展2024 年 10 月至12月我市累计雨量23.3 毫米,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 88%;尤其是12月只录得0.9毫米降水(为有历史记录以来同期最少),期间旱情迅速发展,大部分地区达到重度气象干旱。


footer底部